中国证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助力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稳健增值。
为实现这一目标,《实施意见》提出要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完善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权益投资,扩大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范围。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影响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要因素包括机构自身的考核机制与部分金融机构面临的资本压力。为此,建议优化监管政策,例如调整资本约束相关的规则,降低长期配置股票的资本占用系数,或采用与持有期限或考核期限挂钩的风险系数;同时,全面推行长期稳健绩效考核制度,优化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扩大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试点的规模和范围。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指数基金等权益类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专家认为,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允许个人根据风险偏好选择投资组合,可提升权益投资比例与收益水平,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鼓励企业年金差异化投资,有助于发挥不同管理机构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丰富市场多元化的年金计划和投资策略供给。
最后,多位受访人士建议探索打通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体系,实现养老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体系。